网购实行“试穿试用再付款”的购物流程看似方便,但实则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这种购物模式常常使得用户容易开通却难以取消,而且也提高了买错商品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将对“试穿试用再付款”这一购物模式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探讨。
功能起源与普及
“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方式并不新鲜,早在2005年,欧洲就出现了它的雏形,也就是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这种模式是通过支付方、担保机构和零售商家的三方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了‘先买后付’的便捷服务。”今年“双11”促销季,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对商家采用“先消费后付款”这一支付手段的相关费用实施了减免政策。这一举措导致众多商家纷纷采用该支付方式,使得这一功能逐渐被更广泛的消费者所熟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红书商城也加入了微信支付的“先消费后付款”服务,信用等级在650分及以上的用户能够享受到这一便捷服务。
开通方式及问题
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提供了三种启用“先购后付”功能的方法:消费者在提交订单时,可挑选“先购后付”选项并同意相关条款以激活此功能;订单支付成功后,部分用户会接收到弹出窗口,推荐开通此功能,只需点击确认即可完成开通。然而,这个过程常常被人忽略,有些平台甚至使用“诱导”策略来促成开通,这对不熟悉网络购物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结果,许多消费者在几乎没察觉的情况下,这项功能就已经被他们开通了。
关闭难题
“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方式存在一些不便,比如开通容易但关闭复杂。记者亲自体验后了解到,要关闭这个功能,必须依次点击“设置”、“支付”和“先消费后付款”三个页面,才能找到关闭的选项。而且,还可能因为存在未完成的订单而使得关闭操作无法成功。更让人感到烦恼的是,关闭这一功能的步骤并不简单明了,消费者需在“先消费后付款”购买的商品收到并完成售后服务之后,才能着手关闭,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不便。
支付风险
该功能增加了购物出错的风险,无密码支付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完成交易,等到事后才恍然大悟。特别是那些自控力不强或容易冲动购物的消费者,一旦不小心开启了这一功能,在支付时很可能超出原本的预算,从而加剧了消费压力。
信用影响
部分消费者对于“先消费后付款”这种支付方式以及类似花呗的业务可能对个人信用产生的影响表示了忧虑。然而,平台方面明确表示,“先消费后付款”只是一种消费支付手段,它与互联网信贷和信用卡贷款没有关系,而是专门为信用状况良好的消费者提供的特殊服务。只要消费者正常使用,这种支付方式就不会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
应对建议
在启用“先消费后付款”功能之前,消费者应当仔细思考,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全面掌握其中的内容。启用该功能后,需留意商品状态,并在合适时机完成收货及支付。此外,平台应持续增强对用户的提醒作用,例如在用户购物结束后,及时提示“请在确认收货后及时付款”。对于不太熟悉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在申请这项服务时必须特别谨慎,以免遭遇不必要的困扰。
在使用“先消费后支付”这一服务时,您是否有过难以忘怀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感受,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并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