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腾讯在流量领域的角逐由来已久,这一持续不断的较量对众多从业者以及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突破口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流量纷争开端
2013年,微信自带的浏览器存在漏洞,这使得它变成了“钓鱼”网站的聚集地,不少用户的淘宝账户因此被盗。面对这一情况,阿里公司推出了“杜鹃计划”,旨在微信内推广淘宝APP,用户只需点击链接就能直接进入购物页面。但遗憾的是,这一功能很快被腾讯公司屏蔽了。随后,阿里公司将微信访问请求转向下载页面,但这一做法同样遭到了腾讯的封禁。由此,双方之间的矛盾开始积累,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淘宝客遭遇困境
2017年5月,阿里妈妈发布了一则通告,提到微信和QQ上某些淘宝客推广的链接被屏蔽了。到了7月份,许多淘宝客发布的单号被禁止使用,保守估计数量超过了十万,大约九成的营销账号都受到了影响。之后,许多淘宝客转而成为了“京东客”,原本的淘宝客群体变成了发单机器人,从业者的生存空间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红包分享风波
去年十月,天猫与淘宝共同举办的“双11”火炬红包活动期间,许多用户频繁在微信上转发信息,结果他们的账号被暂停使用两天。这一事件对淘宝的推广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维护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微信对公开分享实施了严格的规定,这直接导致在微信平台上淘宝的营销活动遭遇了显著的限制。
技术对抗升级
阿里与腾讯之间长期存在一种“猫捉老鼠”的竞争态势,阿里通过调整链接的特性来躲避屏蔽,而腾讯则不断在更新中实施封禁。例如,淘宝发现了一种新的链接技术,能在微信上短暂传播,但微信很快又推出了新的封禁策略。这种不断的对抗让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也促使阿里去探索其他的流量获取途径。
抖音新渠道兴起
今年三月,抖音平台新增了与淘宝的购物链接功能。众多拥有百万粉丝的抖音账号陆续启用购物车功能。用户点击后,就能看到商品推荐,并直接跳转至淘宝页面。最近,抖音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了店铺入口,使得用户可以便捷地进入达人店铺进行购物。抖音现已成为淘宝的新增流量渠道,为商家和阿里巴巴集团拓展了新的成长路径,并且为双方的合作关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淘宝新APP布局
网络消息显示,淘宝计划在五月内部对外公布一款名为“独客”的独立短视频产品,预计该产品将在六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已经开始招募内容制作者。据消息人士透露,“独客”旨在实现短视频的盈利目标,充分运用淘宝的强大优势。面对微信的限制,淘宝打算通过这款新应用打造自己的流量生态系统。
关于阿里推出的“独客”功能,您认为它能否解决目前的流量难题?欢迎点赞、分享这篇文章,同时欢迎您留下个人见解。